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23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首次審議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這是現行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頒佈實施後,時隔五年第一次修改。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局長張勇介紹說,此次修訂主要思路一是更加突出預防為主、風險防範;二是建立最嚴格的全過程監管制度;三是建立最嚴厲的各方法律責任制度;四是實行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多位接受《經濟參考報》採訪的專家表示,草案首次提出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追溯管理制度,強化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責任,大幅提高食品安全違法成本等內容是草案的三個重大突破。
  破冰

  首提全程追溯制度
  一位監管部門相關人士明確表示,此次修訂將對食品生產、銷售、餐飲服務等各環節實施最嚴格的全過程管理,強化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提出追溯制度。而在健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等制度方面,將增設責任約談、風險分級管理等要求。
  據瞭解,草案第39條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建立食品追溯管理制度,保證食品可追溯。鼓勵和支持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採用信息化手段實現食品可追溯。
  對此,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副司長陳傳意此前表示,今年食藥總局將建立產品可追溯制度,並督促所有的企業都建立可追溯體系,就是說,如果發生了食品安全問題,要能找得到“主”。他透露,將首先在嬰幼兒配方乳粉、乳製品、肉製品、酒類(主要是白酒)推行該制度,然後在全國逐步推開。據悉,當前監管層對乳粉、豬肉、白酒等相關產業的規劃中,也都明確提出過要建設可追溯體系。
  然而,《經濟參考報》記者近期在多地採訪時發現,儘管很多產銷企業都陸續建立了自己的產品可追溯體系,但由於成本和技術等限制,加上現行法律對此並未作強行規定,很多企業的可追溯體系都處於“名存實亡”的狀態。
  以豬肉的可追溯體係為例,根據多位權威人士提供的信息,其存在管理體制不順,運轉經費沒有立項,數據庫建設相對滯後等問題。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中央數據庫在統計、分析等多方面軟件尚未開發,難以全面實現追溯體系的功能和作用。
  有關專家說,未來在有法可依的環境下,很多產業的可追溯體系建設有望全面提速。
  記者瞭解到,就在一個星期以前,由工信部牽頭建設的“食品工業企業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正式開通,包括伊利等6家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五糧液和貴州茅臺等兩家白酒生產企業以及一個品牌的肉類食品作為先期試點的企業和產品,被納入可追溯平臺系統。
  平臺開通後,以往由企業分別建設的質量可追溯系統實現了與國家平臺的對接,消費者只要通過智能手機掃描產品二維碼,或在平臺網站輸入產品編號,即可追溯查詢產品的生產、檢驗、監管和消費環節。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表示,2014年底,將把我國全部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納入追溯體系,實現企業所有應公開信息和產品生產、流通、使用等產業鏈全程信息的實時實地跟蹤、彙總與分類使用。
  補缺

  強化網絡交易第三方責任
  隨著網購美食日漸風行,現行食品安全法在食品網絡交易監管方面頗顯力不從心。有分析人士表示,目前法律法規對網絡經營行為的規範方面具有明顯的滯後性,尤其是這兩年網絡食品交易的形式和規模變化迅速,新的交易形式不斷形成,現行法律對秒殺、團購、競價排名等網絡經營中的行為缺少明確的規範,對有關行為主體的責任缺乏認定,與此同時對違法查處的手段也是捉襟見肘。
  據瞭解,目前淘寶、京東、1號店等多家網絡交易平臺都有食品在線交易業務,針對這些第三方平臺提供者,草案第59條填補了這一監管空白。
  草案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取得食品生產經營許可,應當查驗入網食品經營者的許可證或者對入網食品經營者實行實名登記,承擔食品安全管理責任。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發現入網食品經營者有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的,應當及時制止,並立即報告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頒發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履行規定義務,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並先行賠付。
  據瞭解,假品牌食品、臨近保質期食品,甚至“三無食品”,這些是網民在網購食品過程中反映最多的問題。因為要拆包才能發現質量問題,網購食品常常陷入不能退換貨的困境。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權益與法律部助理分析師姚建芳稱,網購食品安全問題最突出的隱患就是“無照經營”,不少網站平臺不審核商戶的資質,網絡食品商戶準入門檻很低,質量也因此良莠不齊。修訂後草案作出的規定,將對電商平臺帶來更大壓力,促使平臺加強對商戶的審核,從源頭上減少食品安全隱患。要求平臺先行賠付,對消費者也是利好消息,這與剛剛修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一致。
  但也有業內人士擔心,草案對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出的新要求會增加行業經營風險。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作為交易第三方,在沒有直接過錯的情況下,電商平臺如果也要承擔連帶責任,和國際慣例是相違背的,這會導致部分電商平臺企業放棄食品銷售業務。
  加碼

  “最嚴處罰”有望實施
  食品安全違法成本較低,一直被認為是我國食品安全違法問題層出不窮的重要原因之一。“眾多食品安全問題的背後,最直接的就是經濟利益,違法可能性及其成本間存在反比例關係。”江蘇聖典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嚴國亞說。
  嚴處重責違法違規行為,是此次草案的主要內容之一。草案將過去“對違法違規結果的懲戒”改為“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戒”。張勇在對草案進行說明時也表示,此次修訂其中一個思路就是要建立最嚴格的各方法律責任制度。綜合運用民事、行政、刑事等手段,對違法生產經營者實行最嚴厲的處罰,對失職瀆職的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實行最嚴肅的問責,對違法作業的檢驗機構等實行最嚴格的追責。
  根據草案規定,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終身不得從事食品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在財產處罰方面,將非法添加等嚴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為罰款額度由現行法中五至十倍罰款提高到十五至三十倍。
  多位法律專家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終身禁入”在一些地方的食品安全法規已有所體現,此次全國修法將其明確納入是一大進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一些惡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始作俑者“換馬甲重來”。罰款比例的提高可以增加對企業從事不法行為的震懾,但效果還有待觀察,同時消費者要想獲得賠償,還要註意保留證據。
  此外,草案還細化並加重了對失職地方政府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處分。據張勇介紹,將增設地方政府主要負責人應當引咎辭職的情形;設置監管“高壓線”,對有瞞報、謊報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等三種行為的,直接給予開除處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w88wwzi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